原标题:(上接第一版)
【资料图】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今年以来进港油轮数量一直维持高位。虽然有新投用的码头设施,但泊位紧张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有些时候甚至‘一位难求’。”梁风旗说。
这一积极变化从吞吐量上也可得到进一步印证。今年1月至7月份,烟台港完成原油吞吐量3076万吨,同比增长27.75%。
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小军也感受到了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他介绍说,今年东南亚的外贸需求量较大,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回程货物量也是判断外贸活跃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公司东南亚航线回程货物能达到五成以上,比其他方向航线回货量突出。
从江苏港口集团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大宗物资运输成为新亮点,外贸吞吐量也呈现增多态势:江苏港口为江苏及长江中上游地区运输铁矿石、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分别同比增长19.8%、11.33%和3.5%;开发海进江煤炭铁路返装业务,铜精矿海进江中转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9.3%;外贸货物吞吐量7346.25万吨,同比增长31.01%。
不仅是山东、江苏,今年来全国多个港口吞吐量增长势头明显,港口运行保持良好态势。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1.9亿吨,同比增长8%。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6%和8.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港航业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江苏省港口行业内人士表示,二季度是个“小阳春”,但担心下半年出现“倒春寒”,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能松懈大意。港航业将长期处于低利润空间,要有长期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综合施策扩内需、“真金白银”助企业减负发展……近期以来多部委密集部署,稳经济组合政策不断发力。
港航业也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不断开拓新产品、新模式。例如,山东港口烟台港正聚力攻坚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天津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苏州港加速“前港后厂”布局,积极打造江内石英砂重要中转基地。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还组织实施港口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提升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品质、加快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建立完善“一站式”网上业务受理服务平台,11个沿海集装箱枢纽海港已基本建立“一站式”网上业务受理服务平台,上半年网上业务受理单数比例已达86%,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港口运行质量和效率将持续改善,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更加有力的服务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