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转型重塑校园生态,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2023-08-30 14:45:23  来源:新闻晨报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百年复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启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校之一,2019年获批成为第一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学校围绕育人之根本,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扎实推动“2+X”培养体系改革,依据《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的指导思路,依托教育数字化转型之势,通过多项举措重塑校园生态,重点围绕教学服务数字化转型、校园治理数字化转型和网信安全数字化转型等几个切入点开展模式创新,提升学校教育治理效能。

02:44

教学服务“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复旦大学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以打造复旦品牌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围绕学校“2+X”本科培养方案,首创兼具灵活性和可靠性的“1+N”在线教学模式,即以本研贯通的教务管理系统和eLearning 在线辅助教学平台为主,打通教学参考资料平台、教学视频课件平台和视频课程服务平台,实现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的融合贯通,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发展。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复旦大学从“云·网·端”几个维度入手,构建起了一套完备的在线教学服务模式。在“云”方面,学校的在线教学业务采用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的方式部署,各系统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打通,师生用户的基本信息及选课数据保留在私有云服务器中,视频服务由公有云提供,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又节省了系统资源消耗,充分利用了云服务的可扩展性。在“网”方面,为保障课程服务质量,建立依托独立线路和设备建立视频服务和教学服务专网,对接全校多媒体教室和会场。专网从逻辑上隔离校园网用户流量,确保两者互不干扰,又能作为视频源向多终端存在的校园网、移动通信网传输高清质量的视频源,有效保障了视频服务的质量。在“端”方面,着力建设“框架+平台+服务”的模式,以数据驱动+消息驱动,通过终端应用向师生提供在线视频教学、教学资源分享、作业交流、在线答疑、在线考试、电子教参引用等业务。目前在线教学信息化业务每学期服务课程总数3500门,学习资源总数约89万个,师生在线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资料图片)

校园治理“一站式”:eHall网上办事大厅

近几年,高校信息化从以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建设为重心的阶段,进入了以服务为中心的新阶段。2015年,复旦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推出“一站式”服务“eHall网上办事大厅”,至今已有11大类别300余项服务,极大便捷了师生的校园生活。

作为对上海政务“一网通办”理念的充分展现,复旦大学“eHall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过程,体现了创新型校园数字化转型建设思路。学校力求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每年都重点排查当前校园服务的“堵点”“痛点”,重点探索数据治理体系,打通数据壁垒,打造智能融合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升行政效能,着力打造“审批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师生服务体验,推动从“找部门”到“eHall大厅”的转变,从“以管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从“师生用户跑腿”到“数据流程找路”的转变。

除此外,复旦大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新模式,在原来“软件定义一卡通”的建设理念上,融入“互联网+”的建设思路,推出“复旦虚拟校园卡”,在多场景中拓展校园移动支付、移动认证的应用,将校园虚拟卡的认证功能与校园出入管理、周末先修学堂身份认证等应用关联,为学校校园治理提供更加丰富、灵活、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手段。

▲网上办事大厅主界面
▲网上办事大厅系统架构
▲复旦大学虚拟校园卡卡面
▲复旦大学虚拟校园卡使用场景

网信安全“一盘棋”:多线联动

复旦大学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由学校网信领导小组领导,各业务条线通力合作,形成了“技术+管理+服务”“一盘棋”多线联动的工作模式。在技术上,集中为学校业务提供私有云和虚拟机,统一提供技术服务,构建身份认证平台和全平台全量日志计算平台,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在管理上,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通过管理和服务机制联动,支撑二级单位的应用上云和安全等保全定级;在服务上,建立对各级单位和师生专项的对口支持方案,从多渠道、全方位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从思想上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营造安全可靠的发展环境。

学校将网络安全常识测验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考试、学生生活园区入住考试中,针对本科生开设《信息化思维与实践》的通识教育课程,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新教工入职培训的必修课程,对有网络安全需求的二级单位,开展专题咨询与培训活动,并利用校园展板、学校官微等广泛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工作。这些教育和宣传活动,为学校师生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提升了网络安全素养。

学校定期举办信息安全主题的校园日活动,师生们在游戏中从受害者和攻击者双视角体验网络攻击,通过网络安全专家的科普了解如何避免这些攻击风险。2021年,学校与杨浦区联合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活动,采用桌面演练和模拟演练相结合、实况录播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模拟了一场网络安全事件及其现实影响的应急处置过程。

▲网络安全专题培训
▲杨浦·复旦区校联动网络安全应急演练
▲网络安全校园日活动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复旦大学的建设成效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复旦大学的5G虚拟校园网项目获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基于NFC的新型校园卡应用与网络安全视角下的信息资产治理实践获得上海市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基于5G+校园物联网的智慧后勤创新实践”入选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21年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一网通办”建设获评2020年度长三角区域优秀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

经过二十余年努力,复旦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推动作用大幅提升。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崭新阶段,以数据驱动变革的特征日益显现,信息技术将最终重塑校园生态,有效提升教育治理效能。